建築 景觀 室內設計 @台北 新北 台南 高雄

[設計]:認識景觀師

景觀設計對於整體環境美感確實有很大的影響力
但整體的建築、景觀、室內的設計整合
也更能彰顯出彼此的價值與美感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認識景觀師》景觀師的時代使命
【2006/06/02 民生報】

郭瓊瑩

當土石流發生後,水土保持技師被重視;當921地震發生後,結構技師與建築師被重視;當幾場公共場所大火後,消防技師與室內設計師被重視。然而似乎沒有一樣社會與環境話題會被快速連結到「景觀專業」之重要性與迫切性。

換個角度想,景觀品質要被重視,它不是被當成特效藥或專利品,它反映的是社會在安定、穩健、平和的世風下,慢慢形塑成一種由內而外的生活需求與態度。它不會是立竿見影的施政成效,它不會是治標的特效藥,它也不會是消化預算的大缺口。

「景觀」不像有形的建築創作,可立即吸納眾人的視覺焦點,也因它可能無形,往往必須經歷若干時間的滋潤與生態系的演替,才能真正體驗它本質的美。

也因此,今日我們可以在紐約看到老化過時的摩天大樓,百年中央公園卻仍如此欣欣向榮、生命旺盛、百看不膩。景觀作品有它自我更生的生命週期,要懂得欣賞它、愉悅地利用它,宛如跑車的駕駛者,必須人車一體才會有深刻體現。

當今社會慢慢穩定成熟,常見居民主動站出來保護老樹、關心天際線被無線電基地台遮擋、反對河川水泥化、檢舉水岸溼地要闢建停車場、看不慣合歡山主峰的構造物、希望保護傳統聚落、拉白布條反對環河快速高架道路擋住了他們的景觀親水權,更進一步倡議行萬里路,各種步道的闢設應回歸自然與人性的重要性,乃至於關心綠蠵龜與椰子蟹過馬路時被輾斃……。

以上種種現象,正加溫上升中,它不像澎湃的街頭示威,也不像劇烈的革命,它宛如雨後山嵐漫漫升起,輕輕擴散,悄悄廣植人心。這些議題正是環境倫理與永續設計的實踐內涵,沒有一樣不是景觀專業者的責任與使命。

關鍵年代需要關鍵專業者的寧靜革命!而當這個社會已夠成熟時,相信景觀專業者的身分與角色,也應能水到渠成地獲致社會的認同了。

(系列完。作者為中華民國景觀學會名譽理事/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。景觀學會網址www.landscape.org.tw)